阅读历史 |

第四十六章 守哲之决胜万里之外(求月票)(1 / 5)

加入书签

……

就在王氏这边吵吵闹闹,鸡飞狗跳地处理着诸多繁杂事宜的时候,另一边的大乾边境,两国军队和大乾之间的距离,也正在迅速缩短。

战争,正在逐渐逼近。

大乾与南秦边境的缓冲区域中,有一片广袤的区域,叫做“幽门岭”。

相较于其他区域,这片地区植被稀疏,奇形怪状的山峦层层叠叠,地理环境异常复杂。众多的沸腾温泉汇聚于此,蒸腾而出的大量浓雾随风飘散,形成了接天连地的浓厚云层,相互交错之下,雷击和连绵暴雨便也成了常事。

如此恶劣的环境,就好似是通往幽冥黄泉的入口一般,也因此,这里被称之为“幽门岭”。

无论是大乾向南秦进攻,还是南秦向大乾进发,这“幽门岭”都是一个绕不开的天然关卡。

此时。

幽门岭内。

几处隐蔽的山谷中,山石起伏的隐蔽之处隐隐有铭文光泽闪烁,竟是不知何时已经被布置上了阵法。缭绕的浓厚雾气掩去了阵法的痕迹,也让这隐匿大阵的效果更强了几分。

阵法之下,无数身着玄黑色甲胄的身影正静静地蛰伏着。

这些人行止有度,纪律严明,就连吃饭喝水之时都没有发出太大的声息,气氛沉肃而冷漠,隔着浓雾看去,乌压压一片,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沉重压力。

很显然,这是三支训练有素的军队。

它们就像是三只绝世凶兽一般,静静地蛰伏着,仿佛在等待着最佳时机,给予敌人迎头痛击。

居中位置的一支军队,番号为“苍龙三团”,乃是大乾最顶级的九个王牌战团之一。

九支苍龙战团,乃是隆昌大帝这个好战份子的毕生心血之一,也是他这辈子最得意的“作品”之一。

大乾的版图能有如今的规模,这九支战团可以说是功不可没。

因为有三支苍龙战团在域外战场轮值驻守,因此,大乾境内常驻的苍龙战团其实只有六支。

“苍龙三团”五年前刚从域外战场轮值回归,经过五年的休整和补充后,这会儿的他们士气激昂,精神饱满,随时随地都能大战一场。

协助苍龙三团进行伏击任务的,还有大乾的主力战团之二——白虎战团和犀渠战团。

隆昌大帝年轻之时非常好战,加上他本人有着严重的军力不足恐惧症,因此大力建设军队,甚至不惜推出军武世家制度,以及被王守哲诟病的军武执政体系。

从镇到卫,再至郡,都是由军武体系把持,最高执政官也是由军武体系的人担任,即镇守,城守以及郡守。

这么做,好处就是有相当一部分的城税、郡税以及国税,都会被优先用到军队建设上,以保障军队能够拥有旺盛的战斗力,并且可以替代国税来豢养普通军团,大大减轻国税在军武上的支出。

坏处就是,军武把持政事,在地方建设上往往颇为懈怠,即便有心建设,因为要豢养军队,剩余的税款也是捉襟见肘,搞起地方建设来也是有心无力。

这也是当初太史安康愿意让王守哲放手折腾的原因。

郡里财政吃紧,搞不起建设,有人乐意帮忙,他自然乐见其成。反正有军团武力在手,他也不怕底下世家造反。

此外,隆昌大帝怕军武体系手中权力太大,会造成地方上军武割据,又规定一个卫城城守在岗二三十年就要轮值。

而没有长久的利益,人是很难静得下心来去发展和建设当地的。

也是因为这样,如今大乾境内各郡,各卫的发展情况才会搞得参差不齐,发展得好不好基本全靠当地世家自觉。像王氏这样,乐意投资发展基建的,当地发展得就不错,万一遇到那些不干人事的世家,当地百姓活得就比较艰难了。

也多亏大乾的内阁功能比较完善,监察司监察得还算比较严,就算当地世家想靠垄断敛财,也会有所顾忌,不敢搞得民怨沸腾,譬如当初的庆安左丘氏,堂堂四品世家,在发现自己折腾出民怨之后也是立马怂了。

任何国策,都会有利和弊的相对面。

隆昌大帝的军武国策,让大乾的总体武力值变得相当高。

和平时期虽然看不出什么,但一旦进行全面国战,哪怕不算域外战场的驻军,也可随时调用四十个正式战团,十四个主力战团,以及六个王牌战团。

若是不顾域外战场的死活,将大乾军队全部抽调回来,总体战力还能额外增加五成。若是单挑的话,无论是单挑南秦还是西晋,大乾都能把对方吊起来打。

也是由此。

西晋和南秦,往往都是联合行动。一旦有一方和大乾有了军事冲突,另外一方也会抱着唇亡齿寒的心态加入战争。

此刻。

王牌战团苍龙三团之中,一座看似普通的大型营帐中,正挤着一堆大佬。

苍龙战团之所以被称之为“王牌”,一方面是因为它是大乾所有军团中,资源配置最高,装备最好,士兵素质最好,战斗力也最强的战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