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雾霾(1 / 2)
能在伦敦地方法院工作,要么是名牌大学毕业的精英人才,要么是贵族家庭出身的纨绔子弟,多多少少都是有背景的。
这个时代的英国,背景几乎可以和教育程度划等号,温斯顿年轻的时候都纨绔成那样了,都还能军校毕业一进军队就是中尉呢。
调查组的这两位路人甲和路人乙,教育水平有多高先不说,道德水平一定不太高,要不然也不会语言轻浮行为孟浪,不仅自己出丑,还让他们的家族和伦敦地方法院也为之蒙羞。
算了,都已经路人甲路人乙了,连个名字都不配有,谁又在乎他们的家族。
调查组开始工作的时候,温斯顿也在为争取更多利益而奔走。
一个让人尴尬的事实,虽然南部非洲企业提高了销往英伦三岛的商品价格,但是提高之后的南部非洲商品价格,依然比本土企业的成本价格更低,这个情况让温斯顿真的很无力。
“这又能怪谁,成本高昂,效率低下,反映到终端市场,消费者最终会用脚投票的,与其把精力放在对对手的限制上,不如想办法提高自身实力。”罗克对大英帝国的“敬畏”日渐减少,或许罗克从来就没有敬畏过,只不过现在才表现出来。
曾经的“日不落帝国”已经一去不复返,现在的英国,和17世纪的荷兰非常相似。
17世纪的荷兰还是那个著名的“海上马车夫”,不过荷兰人已经逐渐失去开疆拓土的能力,不想把精力用在辛辛苦苦的殖民地贸易上,而是把更多的精力转移到虚无缥缈的金融上,著名的“郁金香事件”就是发生在这一时期。
当时的荷兰国内没有太好的投资机会,于是荷兰的富人就把投资的主要方向转向英国、法国等新兴国家,即便在“英荷战争”期间,这一趋势也没有改变。
结果就是英国的工业实力越来越强,荷兰的工业越来越弱,最终通过四次英荷战争,英国取代荷兰成为称霸全球的“日不落”。
现在的英国也是这样,英国国内的投资机会越来越少,手里拿着大把英镑的英国富人在英国国内找不到投资机会,于是就把目光转向南部非洲、美国这样的新兴国家。
南部非洲还好了,美国人宰起英国人毫不留情,每隔十年一次的经济危机,基本上都是以股灾开始,大量投资美国股市的英国人血本无归,连温斯顿都是受害者之一,差点倾家荡产。
“英联邦现在依然是以大英帝国为中心,如果没有一个强大的大英帝国,那么英联邦的利益就无法得到保证。”温斯顿只能试图从这方面说服罗克,英国本土的那些资本家就别指望了,他们堕落的速度比想象中更快。
这一点从英国政坛就反映的很清晰,以前的英国,是代表贵族利益的保守党和代表新兴资产阶级的自由党轮流执政,工党崛起之后,轮流执政的就换成保守党和工党,自由党则日渐衰弱,下院议员席位十不存一。
可是这并不说明英国资产阶级就消失了,而是英国的资产阶级代表改头换面,以工党成员的身份重新出现在英国政坛。
这也就能解释英国的工党都是些什么货色,和俄罗斯的布尔什维克完全是两个群体。
英国其实也有布尔什维克的,1920年就已经成立,但是几乎毫无存在感,1991年改组终结。
“所以呢?到底是对南部非洲进行打压?还是对南部非洲温和笼络?”罗克不再遮遮掩掩,这也是因为最近这段时间,英国政府的做法太过分,又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哪有这么好的事。
“大英帝国对南部非洲从来没有过打压——”温斯顿声音小,这么违心的话,连他自己都无法说服。
这就是问题的关键了,英国对南部非洲的打压,并没有引起罗克的强烈反应,反而引起了南部非洲英裔的剧烈反感,这就让温斯顿很痛苦。
如果换成是罗克针锋相对,那温斯顿感觉上还好受一点,毕竟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嘛——
现在对大英帝国反感最强烈的恰恰是以亨利和小斯为首的纯正英国人,罗克这个华裔侯爵反而愿意为大英帝国让利,这让温斯顿有强烈的荒谬感,大英帝国在对国民的教育上是这么失败的吗。
其实也不算失败,俗话说上梁不正下梁歪,英国以获得了发展的第一桶金,那么教育出来的国民必然是一群海盗,这也是种什么因得什么果。
南部非洲自治后开始自力更生艰苦创业,虽然有英国在第二次布尔战争后遗留的大量物资,以及兰德金矿的加成,毕竟也是一点一点发展起来的,和掠夺有着根本性的区别。
“所以要摆正心态温斯顿,现在的南部非洲,已经不是二十年前的南部非洲了。”罗克现在有底气说这话,世界大战前罗克还会遮遮掩掩,现在嘛。
“可是现在的问题是,如果不这样做,政府就无法获得选民的支持,我们就无法遏制工党的扩张,大英帝国一定不能任由工党的泛滥——”温斯顿说的是事实,英国政府也有不得不打压南部非洲的理由。
“如果保守党失去执政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