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1 / 2)
明野站在沙盘边,指示道:“寒山城那边不能不管,是数十万条人命,必须派兵前去支援,且只能胜,不能败。”
所有人都知道,如果寒山城死了那么多人,这两年的仗也算是白打了。
几人的神色都分外严肃,听从明野下一步的指挥。
明野却似乎没有那么紧张,他说:“下雪之前,要打一仗,且要先攻。”
郭子樊疑惑地问道:“既然要分兵前往寒山城,何必又大动干戈,暂且按兵不动,不是更为安全?”
明野随意道:“两边都空虚,更要佯做攻势,使他们不敢出兵。”
寒山城的消息已经传出来了,大胤这边的人知道对方兵力不足,不出兵反而奇怪。
但明野的语气有点奇怪,似乎很不耐烦,连郭子樊这样的性情都能听得出来。虽然战事告急,一般人都会有所异动,但明野不是一般人。郭子樊身为副将,曾和明野一同率领五百精兵火烧北疆粮仓,差点被羴然人追上。那样的濒死之际,明野都胸有成竹,没有一瞬间的动摇。
另一边的校尉乔术附和道:“大将军所言极是。就是前往寒山城的人选更是重中之重,不知哪位……”
这场仗不可能赢得轻易,要以长途跋涉的疲惫之师打败在寒山城固守的羴然人,一旦失败,就是埋葬了寒山城数十万人的性命,终其一生都要背负起这场祸事,任天下人指责。是个吃力不讨好,说不定要将自己的命都搭进去的苦差事。
明野抬了抬下颌,不急不缓地打断他的话:“我亲自去。”
作为主帅,明野本该坐镇军中,不应轻易离开,是理所当然的事。他却选择亲自前去,如果出错,就是身败名裂。
在场之人,无一不惊讶错愕。
但这两年下来,明野从未出错,在军中威望极高。他的话已经出口,不会有人质疑,所以纷纷答应下来。
本来还在休养生息,突然多了这样的大事,军中又立刻马不停蹄忙碌了起来。
帐中只剩明野和周照清两个人。因事情来的突然,周照清也必须留下看顾粮草,准备后勤。
周照清倒没有推辞,他是不懂打仗,却很明白利益交换的道理,理智道:“此时北疆正处空虚,再打下去,不就能将他们彻底赶回草原了吗?寒山城之事,虽然着急,也不用你亲自前去吧。”
这么说着,抬头朝明野看出。
帐子中的灯光昏暗,连明野的面容也都模糊在其中了。因为明野以身作则,军中上下都极度节俭。此时的火烛也远不够将帐子里事物照得明亮。明野愿意省下这一点,分派给底下的士兵。因为他知道夜里多这么一点烛火都很重要。
明野是一个将利益算计到了极致的人。
周照清不觉得他不明白,但还是忍不住提醒。
他自认为想得很周到:“至于公主,身份尊贵,总不可能轻易出城和亲。”
明野听到这话,偏过头,目光停在周照清的脸上,过了好一会儿才移开。
周照清心中悚然一惊,不知道自己说错了什么,做错了什么。
明野没有表现出生气,他叫了一声周照清的字,轻声道:“我是为了救人。”
周照清听了,觉得后面还有话,明野却没有说出口。
有的话明野不会说给人听。
就像没有人了解真正的明野,周照清也不能。他是知道明野的过去,但也是是比别人稍多一些。
所以当时周照清不能明白。直到几日后,明野早已率领大军离开,上京城中传来消息,长公主自愿和亲。他在大雪中站了半刻钟冻得打哆嗦才反应过来。
明野的确不是圣人,也不可能成为圣人,他却将心放在了那样一位长公主的身上。
明野也是为了救已。
长公主是他的半身。
周照清长叹一口气,摇了摇头。
到了离开当日,前线的战事响声掩埋了去往寒山城的行军动静。
明野拉着缰绳,坐在一匹白马上,身侧佩戴的不是一贯用的那把刀。那样的刀,杀人可堪一用,在战场上却显得太薄太窄,该用更重的刀。
来到北疆后,明野换了新刀,然而那把刀也磨旧了,刀柄随意用布条裹住,挂在腰间。
明野道:“生死一战,皆在于此。”
当日容见愿意当庭答应和亲,没有假装拒绝,拖延时间。一来是因为不想给费金亦和羴然人对寒山城百姓动手的借口;二来一旦他答应这个条件,畏首畏尾的人就变成了费金亦,费金亦害怕他撕毁承诺,容见然而能转攻为守。
容见没打算束手就擒。
所以在接下来的几日中,容见提出诸多条件,具体的细则一谈再谈,费金亦逼不得已,只能退让。
容见要求护送的队伍必须由他亲自挑选,得保护自己的安全。至于羴然人和皇帝,则可指派几人随行监督,每到一处驿站,将消息快马传回上京和寒山城,以做凭证。
对于费金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