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扶摇上青云(科举) 第13(1 / 3)

加入书签

沈长林回以单纯的微笑:“事关重大,一时给不了准话。”说着不留话茬,甜甜的对钱氏道:“奶奶,咱们中午做啥好吃的款待二位公差呀?”

钱氏回过神:“煮鱼,我去前山村找老丁家的捉条鱼来!”说着又叫沈如康去沽酒,罗氏也上前来添茶水。

全家一番糊弄,两位公差将孙教谕“要个准话”的嘱咐忘了精光。

“略备酒菜就好,我们还要尽快回县里去复命。”

“多谢沈老太太款待……”

沈家宾客同欢,围观瞧热闹的人群逐渐散去,只不过十两银子给咸水村带来的震动还没消失。

寡妇白氏就是一个,她拍了拍儿子的屁股,同公婆商议过后,准备开年就送儿子去大岩村开蒙,有这想法的不止她,还有好几个,不过因家里条件参差,有的随便商议一番就定了下来,有的实在家贫,只得不了了之。

但如周氏一般尴尬的,唯有她。

越想她越不得劲儿,要是早早将沈玉堂送到县里去读书,今日得那十两银子的就不是那家的人了,吃饭的时候她想了又想,最终以毋庸置疑的口吻道:“明日我就带玉堂去柳秀才那,让他去县里读书。”

周氏的男人沈则全瞪她一眼:“能不能吃完饭再说。”

“现在就说,我知道有些人不满,但做人不能那么自私,得有远见!玉堂要是发达了,能亏了你们大家吗?”周氏预备高谈阔论一番来说服家里几个不懂事的儿子媳妇,岂料老大淡淡看过来,用十分平常的语气说。

“我就是没远见,就是自私,也不求玉堂发达了报答我这做大伯的,分家吧。”

紧接着老三也开了口:“我和大哥想法一样,分家了娘你爱送谁读书送谁,想用公中的钱送,这是不可能的。”

沈老四从饭碗里抬起头:“要分家可以,得先给我娶个媳妇啊,不然我不同意分家。”

“……”周氏气的摔了筷子:“一群黑心肝的!”

送走了公差,钱氏将门栓好,一家人仔细的翻看书籍、文具、字帖,还有银子。

一边看一边感叹真是好东西,沈长林原想过将书和文具卖了换现,但有了十两银子打底,他很快抛下了这个念头,将新四书给了沈玉寿,这样便不用合看一套了,文具则留下,今后慢慢使用。

重点是那十两银子,农家能攒下一点碎银和铜钱就很好了,像这样整锭的小元宝,钱氏还没怎么摸过。

她一边摩挲一边笑,最后咬牙收起来:“长林,这钱奶奶给你攒起来,留着日后娶妻,盖房。”

沈长林摇摇头,他不是圣父,但也不冷血,这一家子待他如何,他内心十分清楚,旁人真心待他,那么他也会真诚待人:“这钱用来加固房子吧。”

钱氏一愣,眼眶热乎乎的:“可……”

这钱是娃凭本事挣来的呀。

“奶奶,要是您将我当亲孙子,就别客气,那去加固房子。”沈长林笃定的说道。

钱氏心里一片温热,多乖巧懂事的一个孩子,她前世积福才收养了这么一个乖孙吧。

“……听你的。”

修房子

◎瑞雪兆丰年啦◎

两日后雪便停了,接连几日阳光明媚,薄雪化了个干净,钱氏赶紧揣上银子请了工匠来家。

工匠将家里的几间房都看了一遍,表示这房年久失修,得大整改,大件木料就要四五根,还得买些其他材料,加上工钱需六两银子,如果手头紧,凑合着修整一番也能对付几年,大概三两就够了。

钱氏有点纠结,心想要不先凑合?这几年要是攒下钱了,再喊人来大修?

正琢磨着,沈长林已经看出了她的心思,非常的坚定的要求大整改,一劳永逸,免得一件事操二回心。

“你这孩子,倒是挺有远见的嘛。”工匠乐呵的说。

钱氏一咬牙一跺脚:“行,就大修整。”

工匠是个手脚麻利的,加上钱氏催的急,当场交了二两定金,工匠立即回去买好材料,带上两个徒弟入驻沈家,第二天就开始敲敲打打的修屋顶。

工期大概得五天时间,沈长林提议干脆将院里的几处泥坑也填填,再修个木头小屋,专门关鸡,家里现在有二十多只母鸡,鸡舍有些拥挤,并且他还惦记着再扩大一点规模。

只是这样一来,六两的花销上还得再添一两,银子就得花在刀刃上,沈长林认为这笔花销很值得。

钱氏现在对沈长林简直言听计从,她自己也说不清,为何会对一个五岁的孩子那么信任,大概是他来了后,日子一直过的很顺吧。

“那便一起修,等开春了再抱一窝鸡仔回来养。”

钱氏一家的动静瞒不过其他人的眼睛,有几个想和钱氏借钱的宗亲见了也不好开口了,人家把银子花了呀。

但古话说的好,不患寡而患不均,得了十两奖银的事还是灼痛了某些人的神经,沈长林出门遇上过好几个煽阴风的,以一副为他好的姿态叮嘱他银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