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扶摇上青云(科举) 第88(2 / 3)

加入书签

意服用,请圣上准臣带回家去,留作不时之需。”

圣上大手一挥,本想说不必节约,他那儿还有许多粒,赏他们若干又有何妨?

但看这几个老狐狸的样子,惺惺作态,只怕是不将金丹作宝物,便踩着台阶往下走:“带吧带吧,都带回去!瞧你们一个个怕死的样子,朕食了这么多,不是筋骨强健么?”

“圣上乃真龙天子,自然不是我等凡夫俗子可比的。”

“哼,胡言诓骗,信口开河。”

走到入阁拜相这一步的,均是为官数十载的老臣,哪个没因政事同圣上争过甚至吵过,所以这些倔强的老头儿还真敢和圣上逗趣。

君君臣臣,偶尔也会像老友般闲话。

时间过得飞快,沈长林第一次答题答到没顾得上饮食,晌午送来的食物,除了那壶茶水他喝了一半,剩下的糕饼汤面,愣是一粒未动。

待受卷官收到沈长林的试卷时,眼睛一瞪,差点以为自己眼花了,还特意多问了一句:“莫非新贵人将草稿一并交上来了?”

沈长林微笑摇头:“没有,都是答卷。”

受卷官数了数,一共十二张纸,一张算五百字,也就是说这位新贡士在短短三个时辰内,洋洋洒洒写了六千余字:“您真乃神人也。”

“哈哈哈。”

沈长林活动着僵硬的手腕和脖子,长呼一口气。

他并非故意写长想要哗众取宠,实在是这殿试的题目‘改政兴国之道’恰好出在了他的心坎上。

做姜无戈徒弟的这段时间里,师徒二人讨论最多研究最多,关注最多的便是此话题,他们对军政吏制经济等各种问题做过深入探讨。

可以说,沈长林的答案是现成的,他只要将心中早有的答案如实誊写便可,要是时间允许,沈长林觉得自己还可以写六千字。

早饭是卯时吃的两个鸡蛋,现在已是申时末,期间粒米未沾,沈长林现在精神松懈了一些,才感觉到腹中饥饿,于是现在满脑子里想的都是,赶紧出宫饱餐一顿,犒赏一下饥肠辘辘的五脏庙。

于此同时,新贡士们已答完题的消息,也飞快的传到了内阁班房。

圣上宣近侍再次取来金丹服用了一粒,然后精神抖擞的等待着,诸位阅卷官也正襟危坐,做好了彻夜阅卷的准备。

誉亲王和景郡王恰在此时来问安。

前两次殿试,誉亲王被圣上点名,全程陪同一起阅卷,如此种种,皆代表皇父对他的重视,可是这一次,皇父竟没有宣他同往,誉亲王深叹一声,定是孕鹿之事父皇还未曾释然。

害他受此无妄之灾,若来日查明真是林月贤干的,即便得罪姑母,他也必除之而后快!

“二位殿下请回吧,圣上正忙着呢。”近侍出来通禀道。

誉亲王笑着攥住近侍的手,悄悄塞了一张银票过去:“还请公公再替本王通传一次,父皇身体未愈,本王若不陪在身边,心中难安。”

近侍将银票往外一挡:“殿下莫要让老奴为难,圣上面前缺不得人,老奴要进去伺候了,请殿下自便。”

说完转身便走,将内阁班房外的院门紧紧合上。

兄弟二人吃了个闭门羹,姜逐谨呸了一声,低声道:“不过是个阉人,仗着多在父皇身边呆了几年,简直不将我们放在眼中,来日皇兄若……”

誉亲王姜逐元抬了抬手,示意三弟闭嘴:“我现在心里乱着呢。”

从小到大,他一直很笃定自己是储君人选,哪怕父皇迟迟没立他为储君,可所有皇子中,只有他最适宜,想到这他看了看身边的姜逐谨,单凭三弟那张带着胡人特点的脸,父皇就绝不可能将皇位传于他。

至于小五,他太年幼了,父皇的身体已撑不到小五懂事的年纪。

可他不祥的预感又是那般强烈。

姜逐元捂着发胀的脑门,慢慢踱步离开了。

考完殿试,从皇城出来,沈长林沈玉寿赵悲煦几个都觉得疲惫。

他们先去吃了顿饱饭,随意聊了几句,便回屋就寝了。

第二日睡到太阳高升,下午随便活动活动,又到了日暮,转眼到了第三日。

殿试出榜,自然要在皇城进行,由圣上亲点三甲,剩下的二甲三甲由鸿胪寺官员在殿前唱名,俗称‘传胪’,而在出榜前,圣上还会随机亲自抽问,被点中的士子需立即作答。

而这随机的抽问,会影响已经排好的名次。

出榜这日,百名新贡士再次在鸿胪寺官员的引导下,由宫门进入皇城,走过长长的宫道,登上一层层的石阶往保和殿而去。

这一次,他们可以直接进入殿内,君臣将第一次正式照面。

大殿内不仅有新贡士,文武百官,诸皇子王公也都齐聚于此,共同见证新科进士的诞生。

百余人在卯时抵达宫门,辰时入内,待走到殿外时,正好旭日东升,金灿灿的光洒向众人。

沈长林感受着暖意融融的阳光,收敛心神,沉着的迈步踏入保和殿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