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前御史 第1(2 / 3)
帝述明灾情,怎料刚说两句,皇帝便开始打瞌睡,没一会儿就昏昏沉沉睡过去。等他说完,皇帝亦睡熟了。
因着无人敢催,满朝文武皆立在殿里等着,陈言朴急似热锅上的蚂蚁,来回看着左右两侧的大臣们,垂首的垂首,闭眼的闭眼,连次辅大人王焕接上他的目光时,亦是摇了摇头。
陈言朴虽远在宛州,亦听过这位靖肃公主的名声,若在寻常,借他一百个胆子,他也不敢在此时开口,但灾情严峻,皇帝好容易清醒过来,他只得硬着头皮再奏:“禀皇上,微臣宛州同知陈言朴,有本上奏。”
“宛州?”赵令僖先应了声,“今年宛州贡的樱桃在路上了吗?”
“可不是,朕记得去年宛州送来的樱桃,却愁很是喜欢。今年刚开春就开始念叨了。”皇帝随着问了句。
听这一问便知,先前所奏灾情,皇帝是半句也没听进耳朵里。陈言朴怒不敢言,躬着身悲声道:“皇上,今年宛州无樱桃可贡了。”
皇帝奇道:“怎么回事?”
陈言朴满眼幽愤,却只能抑着悲怒回禀:“今年宛州起了蝗灾,蝗虫有婴儿手臂大小。眼下正是收成时候,庄稼作物被这些蝗虫吃得干干净净,百姓无粮可收,市面粮价又水涨船高,眼看着百姓们都要饿死了。知州大人已先令粮仓开仓放粮,暂解燃眉之急。然而此次蝗害涉及面广,灾民众多,宛州粮仓实在是捉襟见肘。知州大人在宛州主持局面难以脱身,特令臣入京述灾,请皇上拿个主意。”
飞蝗成灾不算罕见,皇帝登基以来,各地大小蝗灾有奏的统共十三次。
“婴儿手臂大小?”赵令僖很是好奇,“这么大的飞蝗,吃人吗?”
陈言朴怔住,他虽对这位公主的行事作风有所听闻,此刻仍难免瞠目结舌。寻常时候荒唐也就罢了,此事关乎民生大计,她竟也笑得出?
次辅王焕见他久久不答,代之回话说:“回公主,蝗虫不吃人,但人会吃人。”
“人吃人?”赵令僖抬手掩着半张脸,厌嫌出声,“真恶心。”
殿内静寂无声,她所言所语,殿外亦听得分明。
进士队首的青年在一片窃窃私语中仍然静默,只袖中的手已紧握成拳。黎民百姓受蝗灾之苦,殿上权贵却在对如此惨绝人寰之事评头论足。如此昏聩君主、荒唐皇室,旻朝何以兴之?
陈言朴?????不忍再听赵令僖胡言乱语,扑通跪地,哀声恳求:“皇上,宛州百姓翘首以盼,等着天恩眷顾,渡此劫难。臣斗胆,恳请皇上早日下旨赈灾!”
赵令僖恍然大悟:“原是来要钱的。”说罢她站起身,脚步轻快地走到陈言朴身前,而后绕着他徐徐行着。文武百官不解其意,皇帝耐心等她下文。待她绕了两圈之后,忽然笑道:“父皇,我有个主意。”
“说说看。”
“他喜欢磕头求财,不妨让他多磕几个头。一个响头换一袋粮食,怎么样?”赵令僖兴致勃勃,目光在文武百官队伍中扫过,凭着依稀印象指着位身着紫袍的官员问:“你是户部尚书?他求财求粮,你管财管粮,就让他给你磕。”
“你啊,花样多。”皇帝大笑几声,“但这管财管粮的人却是找错了,你指那个是管着给你修宫殿的。管财管粮的在旁边儿站着呢。刘俭,你那儿能拨出来多少粮食银子?”
户部尚书刘俭出列,心中默算,而后回说:“禀皇上,若三日内拨粮,可出粮五万石,白银二十万两。”
王焕在旁模模糊糊地说:“臣印象中,宛州距陈谷仓好像不远。”
刘俭当即附和:“是不远。前年大丰收,陈谷仓内入库近三百万石。今年陈谷仓账目还未清点报送户部,但臣估算着,仓内库存应有二百万之数。”
王焕“哦”一声后,不再开口。
刘俭心领神会,又道:“皇上,从京城拨粮是远水,从陈谷仓调粮才好救宛州之火。臣以为,可从陈谷仓调粮二十万石押赴宛州。另免宛州今年粮税,明年粮税减去三成。”
赵令僖在旁听着,慢悠悠晃到刘俭身旁,奇道:“刘大人,你想给他二十万石粮食?他这脑袋受得了吗?”
陈言朴看这架势,若不叫这位荒唐公主满意,恐怕赈灾的事是难办。索性心一横,磕了个响头抢道:“臣来京城,为的就是钱和粮,只要有钱有粮,能让宛州百姓渡过这个难熬的年头,哪怕将臣身上的肉割了给宛州百姓煮汤都使得!”
“年纪大了,肉又老又酸,怕人家也不爱吃。”赵令僖蓦然笑起,“父皇,你还没回答呢。儿的提议怎么样?”
“好好好,依你都依你。他自己都这么说,割肉煮汤就不必了。在这儿给刘俭磕头吧。刘俭岁数也不小了,孙福禄帮忙数着,可别数差了。”皇帝哄着赵令僖,三言两语便安排下去,随后又问了句,“还有旁的事吗?没事今儿就到这儿吧。”
王焕适时应道:“皇上,今日进士授官,学生们正在殿外候着。”
“忘了还有这回事。”皇帝抬眼向外一看,“朕瞧着人不少。这样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