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4(1 / 3)

加入书签

买肉都是顺便,主要是买粮食,一次也不多买,最多也就三四十斤,换了好些个地方买,靠着背篼掩护,这些粮食都叫穆清藏了起来。

买的差不多了,夫妻俩去国营饭店吃午饭,穆继东奢侈地点了一碟红烧肉,穆清吸吸小鼻子,香呀!

“清清乖,这个你还不能吃,等明年你大些,爸爸再带你来。”

旁桌的客人听了直笑,“这红烧肉,不是你随时来吃随时就有的,也就是过年这段时间供应多些,平日里想买都不一定买得着。”

上菜的服务员连忙点头,“这位同志说的对,我听大师傅说,现在干旱粮食紧缺,人都不够吃哪里顾得上猪,明年供应的肉只怕更少。”

穆继东和林玉对视一眼,要不一会儿再去买些肉囤着?

囤,必须囤,要那么多钱干什么,还是喂饱肚子重要。有钱都买不到粮食的时候,钱就是一张纸。

吃完饭,夫妻俩又跑了一趟棚户区,换了几个地方,又买了三十多块钱的肉。

还不到取照片的时间,从棚户区出来,两人这才不紧不慢地拿着粮票去买粮食,绝大多数都叫闺女藏起来,背篼里只装了二三十斤装装样子。

溜达到照相馆,拿到照片,穆清惊呆了,那个咔嚓咔嚓的东西真厉害,这么小的纸上面,她的样子比宫廷画师画的还清晰。

穆继东看着照片笑,“我闺女可真好看,媳妇儿真有本事,把咱们闺女生的这般好。”

林玉不好意思了,“大庭广众的,胡说什么呢,快去车站,别赶不上最后一班车。”

“哈哈,好,这就走。”穆继东把照片揣上,赶紧跟上媳妇儿的步子。

他们回到村里已经天黑了,吃饭早的人已经吃饱了上床准备睡觉了,年轻人不喜欢早睡,还在村里溜达,聚一块儿吹牛呢。

看到有人回来,他们大声问,“谁呀?”

穆继东走过去,“是我。”

“你谁呀?”

“穆二娃,你连我的声音都听不出来?”

叫穆二娃的嘿嘿地笑,“听不出来,快说你是谁,说错了不许进村。”

走近了,穆继东给他一脚,“叫你闹。”

几个年轻人哈哈大笑,“继东哥,你们干啥去了?”

“进城买东西去了,可惜没买到多少。”

“买什么?”

“给你看。”

穆继东揭开背篼上的麻布,几个年轻人凑近了,买的大米?

“秋收分的粮食吃完了?”

“没有,这不是早做准备嘛。”

穆继东挤眉弄眼地抬了下下巴,几个年轻人马上反应过来了,小麦地。

“你们几个都是聪明人,哥只能提醒到这里了,其他的你们自己想。”

穆继东好像什么都没说,但是又什么都说了。大家都不是真傻,有些敏锐的人和穆继东一样,早就在偷偷存粮食,只不过穆继东说出来,叫那些觉得不囤粮食也没什么所谓,总归饿不死的人动了囤粮食的心思。

后头几天,村里人陆续外出,等到天擦黑了才回来,穆继东住在坡上,只要他有心关注,即使天黑了,还是能发现有人从村外回来。

穆家村的人十分有默契地尽自己全力倒腾粮食,买不起大米和面粉,那就买红薯,有些家里人口多的人家,听说连刚分的肉都拿去换粮食了。吃不吃肉不重要,重要的是不能饿死自己。

大家都在关心粮袋子的时候,穆继东频繁往山上跑,陆陆续续打了些野鸡野兔子回来,全部晒干了做成腊鸡腊兔子。

穆继东昨天带回来的野鸡,有一只属实太老了,做成腊鸡只怕啃不动,林玉就把鸡收拾出来,今天一早就在大砂锅里炖鸡汤。

穆清冲妈妈哼哼,丢出一本书。

林玉拿起来看,“养生汤方。”

翻到一张调理气血的方子,林玉觉得这个方子不错。她从小生长在南方,来芒山县这几年,每到冬天都很难适应,冷得她难受的紧。

“有药材吗?”

穆清小手一挥,扔出一摞摞木盒子,林玉照着方子拣药材,“哟,这个方子真是贵,还需要人参?”

穆继东看了眼,“人参就人参吧,身体重要,闺女都给你了,别舍不得吃。”

林玉再是心疼,还是切了三分之一的人参丢进锅里。

两个小时后,林玉觉得这个方子有些不一般,蒸腾的水蒸气,带出来补药和鸡汤的香味,简直能把人馋晕过去。

穆继东忍不住了,赶紧打开锅盖,舀了半碗鸡汤尝尝味儿。

小小抿了一口,“有些鲜甜。”

林玉回忆方子,“里面加了甘草的缘故?”

“兴许是,反正我以前喝过的鸡汤没有这个味道。”

穆继东还想尝尝,林玉不让,“等炖好了再喝,现在还不够味儿,药性还没全激发出来呢。”

哎,穆继东只能遗憾地放下勺子,碗里的鸡汤他又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