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31(2 / 3)

加入书签

以任何一家公司来命名,就称“智慧出行联合研究院”。

李罗宾在这上面没有什么特别的执念,也不打算仗着股东的身份压他一头,所以就这么简单地定了下来。

“这个研究院由谁负责?”

李罗宾原本的想法是,林一手上根本没有咖位足够的技术大拿,连cto都是从自己手下挖过去的。

因为在it行业,那样的人身价都很高不是万里出行请得起的,那么多半还是要熊厂出人。

不过他失算了,林一虽然自己夹带里没有人,但还是认识人的。

“我建议由京电的李菲菲教授来担任这个研究院的首席科学家,她是国内在这方面的专家,在国际上也有一定的声誉。”

林一说的这些都是基础条件,满足的未必只有这位女教授,他考虑的重点因素当然是他们之间的香火情。

李罗宾自己确实是很重视技术的,所以对于学界这些知名教授都有所耳闻,其中就包括李菲菲教授。

他知道林一出身于京电,选择了李菲菲教授恐怕是两个人之间有些渊源,不过至少这位不是万里出行的内部人士,要说她是林一的人肯定言过其实了。

在双方的合作当中万里出行当然处在一个相对不利的位置,那么在人选上有一定的诉求也是可以理解的。

李罗宾也没有贸然地答应下来,他提出:“不如这样吧,改天请李菲菲教授过来,再加上我们各自的技术人员,三方一起详谈一下研究院的事情。”

这事儿不是一拍脑袋就能定下来的,而且林一此前也还没有跟李菲菲教授商量过,他打算从熊厂这边离开就去学校找她。

“那还有最后一件事,鉴于现在补贴战的情形非常激烈,我们迫切地需要下一轮融资进行补充,希望熊厂能够在资金上也有所支持。”

历历在目

李罗宾对于林一来找自己要钱是有所预料的,而且也明白了林一刚才先说另外两件事的用意。

不管是引入万里出行企业版的事,还是两家公司联手成立研究院的事,都可以看作是两家公司加深联系,万里出行进一步靠向熊厂的标志。

既然当了这个带头大哥,那小弟有事儿要出钱出力也是应该的,不过该问的还是要提前问清楚。

“你们现在的资金状况可以只用到什么时候,下一轮融资是怎么样的计划,需要什么时间到位?”

对林一来说,如果有选择的话他会尽可能地去拿其他投资人的钱,而不是李罗宾的钱。

但在目前补贴大战重启而且愈演愈烈的背景下,根本没有他挑三拣四的余地,不管是谁的钱他都必须尽可能地多拿。

林一此时言无不尽:“公司目前的资金状况预计会在6月份见底,所以必须在这之前新一轮的融资到位。”

“我们希望能够发动原有的股东追加一轮投入,表明对公司发展的信心,在此基础上继续对外募集可能会是一个相对顺利的方案。”

“其中熊厂一直是我们的战略投资者,也是万里出行发展最重要的基石,所以我们期望能够有一个表率作用。”

林一其实还可以有很多说辞,比如据他所知嘟嘟快嘟这一轮融资的时候将会得到a厂和鹅厂双双的大力支持。

显然,他们希望能够尽快结束打车市场迁延日久的战事,而这也是两家大厂本来同意合并的原因。

不过林一还是很讲究分寸的,虽然他跟熊厂是互利互惠的关系,说有求于人姿态就有点太低了,但是李罗宾是他的金主爸爸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

“我们会投。”

李罗宾干脆地给出了肯定的回复,应该早就对此有所考虑:“你希望能够拿多少钱?”

林一说道:“按照业务规模来测算,万里出行本轮的估值应该在80-100亿之间,不过我们并不像在这个上面过多纠结,因为投资人还有别的标的可以选择。”

“这一轮融资的首要目标是金额,我们会尽量把有意向的资金全都吸纳进来,以备补贴大战进一步持续和升级的需要。”

林一其实是有个目标的,按照现在的估值他最多能拿到大概20亿美元的融资,如果可以的话他是愿意多让出股份的。

不过这事儿他说了不算,还得看融资的情况而定,他不想过早透露给李罗宾影响对方的预期。

李罗宾点了点头:“现在是行业的关键时刻,从上一次补贴大战的情况来看,行业随时有可能发生变化,你们只管放手去做吧。”

“熊厂这边的投资额度,我会在公司内部讨论之后具体答复你的,绝对不会耽误你这一轮的融资。”

林一知道李罗宾又过于乐观了,2014年初的那一轮补贴大战,除了他自己是早有预谋之外,嘟嘟和快嘟在不同程度上都是措不及防。

但这一次大家,包括新入局的uber在内全都是有备而来,在资金上也已经做了充足的预算。

以这场融资军备竞赛目前的进度来看,加起来不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