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三十八章(1 / 2)

加入书签

船夫自然想远离这种险境,所谓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自己一介草民,就算死于这种乱战之中,也绝不会有人为自己叹息一声。

载着段佛音的小船渐渐去远了。

可跟随在明国护卫之后的高智平却被这悲催的一幕惊呆了。

这就象是晴天霹雳,霎那间,局势来了个底朝天的反转。

但高智平毕竟是个聪明人,从爆炸响起的那一刻,他就如段佛音一般,随即想到了这伙人的身份。

高智平知道,自己的十几人就算上去,杀掉几个明人,也对局势毫无帮助。

最关键的是这伙人他惹不起。

大理国现在的局势,那就是谁靠上明国这颗大树,谁就能掌握大理的政局。

哪怕这次高方令高智平前来暗杀段佛音一行,也是为了阻止段氏向明国示好,而绝非想为高氏树立起明国这么一个巨无霸的敌人。

高智平可以令人暗杀段佛音一行,但他绝无胆子向这伙明人下手。

这关键之处在于,解释。

不管暗杀段佛音一行成不成功,高氏都可以撇清与之的关系。

但如果向这伙明人下手,只要有一个活口,那么明国的怒火就会毫无保留地向高氏倾泻。

这就是政治的奥秘。

有些事明知道是真,但只要不承认,那就是假的。

可有些事。哪怕是假有,就算你不承认,也会被当作真的。

其关键之处在于。利益。

高智平退得很快,退得无声无息,就如同从来都未跟随过。

峭壁上的二百条生命,在于高智平眼中,就如同二百只牲畜,弃之如弊履。

高智平虽然退了,但他并未因此而取消戎州的伏击计划。

这与他的性格有关。对于他来说,现在退是为了高氏的利益。而继续进行戎州伏击,那是为了出一口气,酸溜溜的气。

吃不到的葡萄是酸的,这句话在高智平心中不适用。

高智平认为。吃不到的葡萄是最甜的。

既然自己秘不到,那就让她消失。高智平已经打消了俘获段佛音的想法,鉴于明人已经参与的事实,高智平聪明地打消了这一不切实际的想法,而是选择了让段佛音消失。

官船安全了,但明国护卫也暴露了。

官船在扑灭火势之后,在江中心停留了甚久,因为其中一条的“伤势”比较严重,舱中已经进水。不足以担负继续行驶的任务。

由此使者团就有了两种声,一是继续按计划前往金陵府,一是返回大理府。重整之后,再出发。

两种声音相持不下,其最后便呈递于船上的最大权力拥有者——公主来决定。

所有人,包括使者团成员都不知道船舱中那个公主是个西贝货。

这个秘密,除了大理府的段思聪和已经孤身一人前往戎州的段佛音,也就如今困在舱中的段素素自己知道了。

当分歧呈递到这个善良但毫无主见的女孩面前时。身边除了四个货真价实的公主侍女根本没人商量。

段素素陷入两难,她的心里非常害怕。

但绝非是为了生命安危害怕。恰恰相反,段素素是为了无法判断两咱意见中哪一个更符合段氏一族的利益而害怕,深怕选择错误而使得段佛音全力尽弃。

这个善良的女孩在难以抉择的时刻,终究做出了选择。

她决定按计划继续前进,因为她觉得,只有这样,她才能有机会得到父亲段思聪的承认,她才可以正大光明的对段思聪喊出一声“父亲”。

于是,使者团将重创的那条官船连同伤亡的甲士遣回大理府,而另一艘无碍的官船,载着使者团和三百甲士继续前往戎州。

而明国护卫由于已经暴露,又不便向官船联络,其实就算是联络,也很难得到官船中人的信任,在这种遭遇下,官船中人绝不可能轻易信任这队外来人。

所谓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明国护卫一边向成都府传讯,请求增援,一面留下十余人照顾伤者、处置尸体。

其余六十三人继续乘船远远尾随官船进行保护。

六十余里的水路,说近不近,说远也不远。

半天的功夫,官船就到了。

这个时候,夜幕开始降临,江上的舢板木船上都开始点灯。

星星点点的灯光如同萤火虫般飘荡在江面上,偶尔有几条木船上燃起了炊烟。

沁人的饭菜香味遥遥地传来,提醒着是该吃晚饭的时间了。

还带着劫后余波的官船小心翼翼地减慢速度,准备泊岸修整,以待明日一早再起锚前行。

但半天前的遇截,让官船上的使者团心中余惊未平。

他们心中虽然想上岸舒服地休息一晚,但又害怕再次遭袭,如此又把这个难题交给了段素素。

可惜,还没等段素素做出决定,官船突然震荡起来。

几个官船下层操船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