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51章 心腹干将(2 / 3)

加入书签

敌人还沒有攻过来,反倒是自家阵营里的人,一个个像些乌眼鸡似的各自出手了。

他们看中的,无非是她这些年来辛苦攒下的一点利益罢了。

可是,自古,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有些东西,比如手中这个金羽令,若是落到像阿优那样的人手里,私底下,不知道又该会掀起多大的的腥风血雨了。这一点,深陷其中的杨雄看不清,她却看得十分的清楚。

如果,到了她势必要离开的那一天,到了她必须交还一切的那一刻,为这大成所有的子民作想,这个阿优,势必是不可留不能留的。

眼下,杨雄执意要救阿优,她却不愿意留他,一场内斗,只怕是终究是难免。

杨雄的个人实力放在那里,以她的一己之力,绝对难赢。

只不过,有个让他疼惜着在意看着的阿优在那儿,以后的形势,还就真不好说了。

假如,她先发制人,干脆把这整个大成国预先牢牢的握在手心里呢?!

认真说起来,国主这个位置,杨雄虽是得了,但终究还是很不上心很不尽职的。

要不然,他也不会临时起意求助于她方瑶,也不会派出他的阿优,来临时的玩上几票了。

别人不要的东西,她捡了应不为过吧?!

费了这么多年的心血,就这么丢了,终究是不甘,十分十分的不甘。

定了定神,方瑶取过笔,开始慢慢的书写下,她的第一条金羽令作战命令。

……

苦苦经营了这么多天,刚从那个尸山血海趟回来的方瑶,终究是感觉累了,很累,很累。

阿优死了。

太子反了。

整个大成皇宫内,到处都是她秘密抽调回来的战斗力超强的金羽卫。只要她愿意,动动手指,她就能于数万军中,即刻驵杀那个前废物太子杨金成。

终究,她还是没有这么做。

她不想挑起更大的战火,她也想早一点平定内乱,早一点完美的掌控一切。

这是她所能做到的,给那个可恶且又可恨的杨雄最大的回击。

顶顶让她奇怪的是,那个一直让她都忌惮着杨雄,却像是人间蒸发了一样,一次都没有出现过。

他这是厌倦了以前的那些日子太过伤心了吗?因着阿优的逝去万念俱灰了吗?还是,因着阿优的逝去,他再不能顶着国主的样貌大大方方的出现于人前了?还是,他干脆转了念头,预备将这大成国拱手相让了?

那样子,也未尝不是众生之幸,大成之幸。

握住那枚金羽令,方瑶在寂静的夜里,有些心不在焉的笑了。

都说,事缓则圆。这句话,在方瑶这里,得到了最最完美的印证。

在金羽卫的强大战力打击下,杨金成那些临时拼凑起来的叛军,很快就溃了,散了。

那些满目疮痍的战乱的痕迹还没有完全的处理干净,尚未散尽血腥气的大成皇宫里头,开始又传出了一条又一条的政令。

前太子谋反,乃是其贪恋权势受人蛊惑所致,祸不及家人。因其以一己之私害无数的无辜性命,其罪当诛。但念其父一再求情,着令杖责四十,流放岭南,终身不得回京。

所有在叛乱中不幸陨命的军士,一律由家属在领取一大笔抚恤金之后,领尸骨归家厚葬。

所有叛军,因缺乏是非判断识人不清,皆削去军藉,前往西北恳荒造田。

前国主的灵柩,将于三日后于皇家祖陵附近择地安葬,入土为安。

五日后,原皇后娘娘继任国主,继续的统领朝纲摄政监国。

这一条条政令,前面的几条,因其刚柔兼备软硬兼施,且受益者都数为广大民众,故而,所有人还是能够接受的。

至于最后一条么,许多人心里,多少还是犯起了嘀咕。

虽说这老国主不在了,这前太子被废了贬了,可这杨家宗亲里头,适龄青年还是很多嘀。

这看来看去轮来轮去,怎么样,也轮不到这前皇后娘娘出任国主呀。

她老人家,难道不该是即刻升级为太后,从此退休,在皇宫大院里头喝茶养花吗?怎就偏偏不服老,居然还亲自当起了国主来了呢?

这在历朝历代的历史里头,好像,也没这个先例呀。

只不过,在心里头嘀咕归嘀咕,可沒有人开口主动的说出这番话。

那些杨家宗亲刚刚经过打击,早已经吓破心胆不敢说话。至于那些王公大臣么,开玩笑,现放着那些金羽卫的明晃晃的刀枪杵在那儿呢,加上前皇后娘娘最近的一言不合就翻脸的小暴脾气,谁又会吃饱了撑的,往老虎嘴里伸头呢?!总之,只要自家利益不受损,谁爱当这个国主谁去当去,他们不予理会。

所以,在这些重要政令发布的最初,整个大成,都还是安安静静的,并不曾出现有任何的异动。

唯一的问题只是,朝庭需要拿出一大批的银子,来为这一系列的承诺安排买单。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