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后记(1 / 2)

加入书签

这个故事,真的是辗转难產了很久才生出来。

一直认为写作讲求技巧及情感,刚上大学的时候,当时的感情正浓烈,疗情伤时期也是最适合写这段初恋的时机,只是碍于当时太多谜团没有解开,也无从下笔。

随着时光荏苒推进,阅歷增加,能下笔时的时候感情却淡了,也写不出当初的深刻感情。

因为只想完整记录这一段感情,对我来说,是一个珍贵的回忆。

起先,故事的名字是很俗套的「烈火青春」,记录自己青春时期的勇敢追爱,因为爱得太热烈就像烈火一样,但是只有大部分的雏形,写到一半发现中间的纠葛空白了一大段,无法交代为什么自己会陷得那么深,于是只能把日记全部翻出来开始考古,把整个故事的始末都整理出来,故事还原度可说高达95,剩下的5就是已经太久远而记不得的细节,当然,苦涩的部分也让我撕开已经结痂的伤口,就是不想让自己的初恋留下不清不楚的纪录。

当然,在还原故事的考古过程中,除了挖出陈年日记来辅助之外,更多的部分是来自对男主角陈先生的銬问,还借了他的名字谐音,省去了取名字的烦恼。当我拿着一部份的故事给陈先生看的时候,他还傻傻地问我为什么不直接用他的全名,难道他真的想要我把他卖个彻底吗?(笑)

每次在回写这些尘封已久的纯爱回忆时,好几次都为自己的坚持(其实是很卢小小)而觉得羞愧,陈先生的几番拒绝,不管是直接的、婉转的、隐晦的或者是撂狠话,都无法击退我,纵使满身伤痕也敌不过对他的一丝丝期待,很快地满血再战。即使崇峻有他的理由和苦衷而选择拒绝我,他在每一次狠下心拒绝我时不小心留下的线索,让我忍不住一步步探究他的内心,恨不得想挖出他的心看清楚,只因为年少轻狂时的我太执拗几近偏执,原来这段双向却不能在一起的感情,痛苦的不只有我自己一个人,他压抑住自己的感情的手段也许彆脚,却遇上我三番两次的推翻及挑战,虽然感情是他欠我的,也是我自己活该找虐。

当我累了,设了最后要离开的期限,而陈先生经过我几番推翻他的拒绝及压抑,也动摇了他的信念,想向他的感情屈服,但是我在这个时候选择离开,也只能感叹造化弄人。

通常小说或者偶像剧的剧情都是女主角这个时候要抱着男主角哭,哭得男主角手足无措,只能揽入怀中努力安慰,可惜我们的现实生活并不是小说,也不是偶像剧,我也无法改写男主角的直男性格。

以前留下的那些谜团,是我找了再多朋友、再多旁观者的判断都没有用的,只有跟另一个当事人陈先生讨论才会有答案,毕竟,这些回忆都共存在我们两个的青春里,对我们才有意义,也很感谢陈先生的记性也很好,没有忘记我们的故事。

虽然也有想过以陈先生的视角交错写我不知道的那一面,如果是从他的角度写出来,应该会是很精彩的,当他面对他心里难辨的异样情愫,也许是他很陌生的情绪或者从未有过的感觉,但是时间真的太遥远,太多细节他也记不清楚了(毕竟他有这么多女人的风花雪月,能记得当初连牵手都没有的纯纯时光就已是万幸),毕竟他的心理层面太多层,太多小剧场,还有很多穿插的桃花,若是要这样写的话,(字数可能就不只二十四万了,笑),有一些剧情就会变得夸大不实了,比如我离开他上大学之后,他对我的思念程度,我只能藉由我对他的了解,从他多年后提起这一段时的『闺怨』口气,推测当时的他希望我回到他身边的程度,如果当时我够勇敢,够有被爱的自信,我就能走到他面前,好好在一起,就算后来还是分手,也不会有这些馀韵盪漾了那么多年。

有人问过我,陈先生是不是真的那么帅?从以前他就有张明星脸,当时看了真爱趁现在的男主角时,总觉得有种熟悉的感觉,才意识到胡宇威和陈先生的样子叠合在一起,大概就是那个样子。

参加2022华文大赏的时候,认识了一个文友,在比赛期间互相鼓励、也分享创作的初心,在创作的路途上真的很孤独,也提到了这个令我难忘的初恋故事,记得我说男主角貌似埋怨地说我已经追究了二十年,她说了一句话让我感触很深:「但是他还是让你继续追究,我看见了宠溺。」

由旁人的观感都看得出来,事过二十年还能感觉到男主角的宠溺,毕竟不是每个男人都愿意被这样翻旧帐一一对质的,但是他就由着让我继续探讨追究,直到我把所有的疑问都问清楚了为止,虽然我曾问过陈先生如果我们现在都单身的话会怎么样,他回答得很理所当然:「应该会在一起吧!」多少也透露了对当时错过这一段感情的遗憾,只是人生没有后悔药,也没办法重来一次。

终于完结了这个尘封二十年的故事,从此我的青春时期的爱恋不再有缺口,一切都完整了,虽然还是有遗憾,没有真正的交往,但是,知道陈先生的心里也有相同的遗憾,也不知道我们的结果会是什么样子,我们有着同样的感受,这样就够了。

先前提到书名,一开始是很俗套的「烈火青春」,后来绞尽脑汁想了很久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