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24(1 / 2)

加入书签

哪怕萧锦荣只是一个庶子,也是安远侯留在这个世上唯一的血脉。

永宁帝不知道是出于愧疚,还是补偿心理,直接把本该对安远侯全族的补偿全都给了萧锦荣一人,并且对萧锦荣大加封赏。

萧锦荣这个庶子,甚至还继承了安远侯的爵位。

除掉三皇子和七皇子后,四皇子的处境就安全了。

在萧锦荣的苦心筹谋之下,四皇子终于免除了牢狱之灾,开始重获自由。

不得不说,萧锦荣这一招祸水东引,完成的是真漂亮。

一来,既帮身陷牢狱之中的四皇子转移了永宁帝的注意力,让四皇子不再有性命之忧。

再者,又借着给安远侯平反一事,把三皇子和七皇子给拉下了马,自己博了一个“孝子”和“且仁且孝,有勇有谋”的美名。

同时,还利用了永宁帝对安远侯的愧疚,继承了安远侯的爵位。

一举三得。

四皇子重获自由后,在萧锦荣的建议下,没有急着加入诸位皇子的争储之中,而是收敛起全身的锋芒和棱角,蛰伏起来,伺机而动。

这是很有效的策略,既能坐山观虎斗,又能打消永宁帝对自己的怀疑和防备。

其他的皇子只能看到永宁帝一天比一天老了,幻想着自己斗赢了太子和其他兄弟,就能成为储君。

只有萧锦荣知道,排除一切意外,永宁帝还有十几二十年可以活。

别看那些皇子们现在跳得欢,还真不一定能笑到最后。

说不好听一点,储君之位,全靠永宁帝圣心独断,一个人定夺。

他老人家想让哪个皇子当储君,哪个皇子就是太子,同理,哪天他老人家一个不高兴,就能剥夺了太子的储君之位。

而太子,又是最不好当的。

既要面对父皇的怀疑和防备,又要防备一众兄弟们的污蔑和暗算,一个不小心,就会万劫不复,身家性命不保。

太子不好当。

十几二十年的太子,更不好当。

萧锦荣建议四皇子先蛰伏,等其他皇子们斗得差不多了,再加入到最后的角逐中也不迟。

四皇子不解,还担心等到最后再加入角逐,会错失良机。

“正所谓,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现在我的兄弟们斗得这么厉害,我龟缩在后面,岂不是会让他们看不起,认为我没有进取之心?真等到失了先机,再来筹谋,岂不是晚了?”

萧锦荣摇了摇头,耐着性子解释道:“殿下此言差矣,自古成大事者,都必须能忍常人不能忍,昔年淮阴侯甘受胯下之辱,才能成就不世之功,如今,殿下只不过是被其他皇子看不起,认为没有进取之心,这又算得了什么?况且,古人云,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倚,被其他人认为没有进取之心,说不定还是一件好事。”

四皇子没太听懂。

萧锦荣就继续解释道:“陛下雄才大略,是一代雄主,如今,诸位皇子斗得如火如荼,就差你死我活了,陛下看在眼里,又会作何感想?”

四皇子尝试着代入父皇的角度思考问题,隐隐约约明白了萧锦荣的意思。

“你的意思是,父皇并不希望看到我们这些皇子明争暗斗?”

萧锦荣点了点头。

“是也,陛下虽为一国之君,但除开这个尊贵无比的身份,也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父亲,身为父亲,自然不希望看到自己的孩子们手足相残,今天你陷害我,明天我陷害你,斗得不可开交。同时,身为一国之君,万民之主,陛下毫无疑问,是这世间最尊贵的人,没有之一,皇子们争来争去,也是为了这个最尊贵的身份,陛下心知肚明,可是,俗话说得好,高处不胜寒,殿下觉得,陛下坐在龙椅上,看到一众皇子们斗得你死我活,会不会心生凉意,觉得这些皇子们都有不臣之心,在觊觎这个皇位?”

能为了储君之位毫不留情地将自己的兄弟们清除干净,谁知道以后会不会为了一国之君的位子,逼宫造反,逼自己的父皇退位。

经过萧锦荣的分析,四皇子终于明白了自己该怎么做。

“所以,我现在最应该做的,就是不争不抢,好让父皇对我更加放心?”

孺子可教也。

谁说四皇子性情暴戾,听不进谏言的。

萧锦荣再一次觉得,那些史籍记载,都是在黑四皇子的。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1]”

不争,就不会有过失,也就不会招人怨恨。

四皇子采纳了萧锦荣的建议。

最后,在萧锦荣的辅佐下,成功从一众皇子中杀出重围,坐上了太子之位。

永宁帝死后,四皇子登基为帝,改元泰昌,史称泰昌帝。

虽然泰昌帝和萧锦荣一路同生共死,感情深厚,但碍于世俗礼法和子嗣传承,泰昌帝还是没有甘冒天下之大不讳,封萧锦荣为皇后。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