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3节(2 / 3)

加入书签

但这时盯上孙策的不止刘曦一个,还有曹操。

不过不同于刘曦的招揽,曹操是借天子的名义封孙策为将军、吴侯,拉拢孙策。

孙策被袁术坑出阴影了,不想再给别人打工,想自己单干,于是拒绝了刘曦的招揽,接受的曹操的拉拢。

刘曦听说后郁闷了好一阵,不过经过此事她意识到了大义的重要性。曹操奉天子后,占了大义,很多事情都师出有名。

倒也没后悔当时没去奉天子,谁让家里有一个以大汉忠臣自居的便宜老爹呢。等天子来了,刘曦敢保证刘虞会立马俯首称臣,然后把三州之地的治理权都交出去。

那她这几年就白干了。

不行,不能让曹操一直举着天子的大旗办事。

刘曦:你有天子,我有大汉祖宗,看谁斗得过谁。】

大汉祖宗们听到这心里顿感不妙,尤其是被提到过的托梦刘彻。

刘彻听着东汉末年群雄割据,大汉领土四分五裂的局面心情很不爽,听天幕提到大汉祖宗,眉心一突一突地跳。

她想干什么?

不会是他想的那样吧……

三国,曹操阵营

曹操心头猛跳,直觉不好,“大汉祖宗,她想做什么?”不会是去盗墓吧?

不会吧,不会吧?那是大汉天子的墓耶,身为宗室后代,应该没有人会去盗自己祖宗的墓吧?

曹操担心的倒不是刘曦会不会盗,毕竟那只不过是书中内容,他担心的是大汉宗室或者其他诸侯去盗,然后拿出天子私印什么的,那可就不妙了。

戏志才:“不管她想做什么,都是后世之人杜撰的罢了,当不得真。”

曹操一想也是,天下人都能看到天幕,就算有人想这么干也没用。这种事只能偷偷干,一旦弄得天下皆知,这计谋就废了。

江东

孙策听到自己名字,心中荡起一丝涟漪,他转头问自己的好友,“公瑾,我们这算不算名留青史?”

“大概算吧,至少千百年之后依然有人记得我们。”周瑜说着,轻笑道:“伯符也算心想事成了。江东小霸王,与你倒是般配。”

“我倒是想听听后世对我的评价,要是天幕多说一些就好了。”孙策期待地望着天幕。

【刘曦跟荀攸说要巡视边防,实则偷偷去长安。却没想到赵云也跟过来了。

赵云非要跟着,刘曦也没办法,两人一块去了长安。此时的赵云还不知道刘曦去长安的目的是为了盗墓。】

汉武帝时期

虽然猜到了,但真的听到又是另一回事。

刘彻:;ap;……;ap;(脏话)

朕是你祖宗!!这书谁写的,到底有没有点常识啊,盗祖宗的墓,不怕晚上睡觉祖宗来找你吗?

光武时期

刘秀莫名松了一口气,还好他的原陵不在长安。听天幕的意思,这盗的又是茂陵吧?

茂陵可真是多灾多难,刘秀怜悯地看了一眼长安的方向。

各朝各代盗过墓的人闻言不由竖起了耳朵,后世人居然也盗墓。

被盗过墓的人家则是骂骂咧咧,怎么能盗墓呢,太不尊重先人了,不怕先人怪罪吗?

【到了长安后,刘曦说她要去干一件惊心动魄的大事,问赵云要不要跟她一起干。

赵云本就对刘曦心有好感,闻言想都没想就点头。

然后,赵云懵了,他震惊地看着熟练找到盗墓贼,并且威胁盗墓贼帮忙找墓的刘曦,久久说不出话来。

赵云:这就是你说的惊心动魄的大事?

刘曦:对啊,公达老和我说要休养生息,没钱打仗。我们要是多挖几座墓,不就有钱打仗了吗?

赵云挣扎道:……这不好吧?死者入土为安多年,这么做有违天和。

刘曦:放心吧,我找的都是汉室宗亲的墓,不动别的。

赵云露出震惊、错愕的表情,内心道:你盗墓也就是算了,怎么还专挑自己家祖宗的墓盗?

见赵云一脸抗拒的表情,刘曦就知道他在想什么,说:拿自己家祖坟的东西怎么能叫盗墓呢?我这是回家拿东西好吧!

再说了,现在汉室江山飘摇,国将不存,祖宗们若有灵肯定也是愿意捐献陪葬品用做军资的。若没灵,那更要搬走这些财物了,不搬走留给盗墓贼吗?】

汉室宗亲:不!!我们不愿意,你住手!

大秦

秦始皇:“……”这后世这么不讲究吗,居然连自家祖宗的墓都盗。

看来这墓地不仅得防外人,还得防后代子孙。

【怕赵云不信,刘曦还给赵云举了例子,问他:你知道赤眉军吗?

王莽篡汉,天下大乱,赤眉军起兵造反,光武皇帝平定战乱,重建大汉皇朝。这个赵云自然是知道的,他点了点头。

刘曦说:赤眉军曾经两度洗劫孝武皇帝的茂陵,第一次的时候搬了十几天,第一次又搬了三天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