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37节(2 / 3)

加入书签

奴打怕了,不敢在南下,正是酣畅淋漓的时候。

结果听到这种屈辱史,一下子又给他带入了刚登基时的憋屈感。

刘彻很不爽道:“以后出海,这些国家一定得去!”

挨打?从来只有他打别人的份。

唐太宗时期

尉迟敬德怒而拍桌,“忍不了,完全忍不了。杀人不过头点地,这外蛮杀人也太过分了!”

男杀女奸,完了还剥人皮做靴子,“那句话叫什么来着,是可忍叔不可忍!他爷爷我忍不了了,我想捶他。”

杜如晦:“是士可忍孰不可忍。”

尉迟敬德一挥手:“管他什么,反正忍不了就对了,陛下,此等蛮夷该打!”

洪武时期

总以为亡国还离他们很远,还有机会慢慢部署的朱元璋听完心里沉甸甸的,这一瞬间他想起之前天幕说他开历史倒车,从明开始就落后于西方。

这一刻,经历过蒙古人统治的朱元璋想起最初的心愿,他黑着脸道:“大明不会落后,也绝不会再让异族踏入中原的土地。”

各个时空的古人第一次这么全面的了解什么叫“落后就要挨打”,凡是能听得懂的人无不气愤。

畜生啊!丧心病狂的畜生,怎么不去死呢?

这种人根本不配活在世上,该下地狱才是。

他们对天幕说的暴行痛骂不已,但骂完还是觉得很难过,一种无力感充斥在他们心中。

扪心自问,如果被殖民、被迫害的是他们,他们有能力反抗吗?

赤手空拳怎么打得过有枪有炮的坏人?

【历史上有太多落后就要挨打的血泪教训,也正因为这些教训,所以才有这么多历史衍生题材。

大家都希望中国能走在世界前沿,希望老祖宗们能发展得更好,不要停下前进的脚步。

正如书中所写的:

都下西洋了,怎么能不去美洲;都到美洲了,不在这边发展多浪费。

整个西半球就只有北美洲和南美洲,陆地面积4200多万平方公里,比四个中国都大,而这时的美洲原住民才500万人,地广人稀到不能再地广人稀。

为了不让美洲成为欧洲列强的肥肉,当然是占领它,然后开始搞基建。

美洲气候温暖湿润,尤其是南美洲更是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非常适合种植农作物。

首屈一指的就是玉米,那个能和小麦、水稻并称三大粮食作物的玉米。

5000年前印第安人将野生玉米培育成人工栽培的农作物,后来在全世界传播开来,包括马铃薯也就是土豆、红薯,以及花生、西红柿、黄瓜、南瓜、西葫芦、辣椒、菠萝、鳄梨、草莓、可可都是印第安人培育出来的。

玉米就不说了,土豆红薯可是能当救灾粮食的,主打一个产量高,好种植。

尤其是红薯,根茎叶都能吃,老掉的茎叶还能用来喂猪、喂鸡鸭,是非常好的一种饲料。

朱酒酒到美洲最想找的就是玉米、红薯、土豆,可是印第安人拿出来交换的东西里并没有这三种东西。

要不是现代的玉米、土豆、红薯和目前印第安人种植的差得有点远,她都想直接从淘宝购买然后拿来忽悠郑和了。

看着言语不通的印第安人,朱酒酒沉默了,她该怎么表达她不想要那些骨刀和项链,她想要他们的农作物!!

印第安人肤色黑红、头和腰戴羽毛,无论男女老少都穿着宽松的白色衣服,唯一不同的就是女人穿的是绣花白裙子,男人穿的是白色衣裤。

他们忐忑不安地看着突然冒出来的外地人,看着精美的布料、白玉般的器具、漂亮的装饰品,他们感叹世上还有这样精美的工艺。

还有那一艘艘大船,比他们最高最大的石屋都大。

一眼望去,黑压压一片,印第安人被压迫得不敢说话。】

一百一十四 美洲的好东西

【此时的印第安人, 不,应该说直到哥伦布发现美洲的时候,印第安人还在使用质地粗糙的陶器、石碗、木勺等。

瓷器是陶器的进化, 中国最早的青瓷可以追溯到夏朝,至今已有4200年的历史。明朝时瓷器的发展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个朝代, 尤其是青花瓷烧制工艺更是达到了中国青花瓷发展的顶峰。

可以想象还在使用粗糙陶器的印第安人看到精美的瓷器是如何震惊,他们甚至认为这些瓷器是装饰品而不是日常使用的器具。

还有完全不同于棉布的丝绸,更是让他们看直了眼,纷纷把家里的好东西搬出来。

而他们以为的好东西就是各种骨制品和羽毛做成的饰品, 以及动物的皮毛还有棉花纺织成的棉布,这是他们最珍贵的东西。

印第安人的语言体系十分复杂, 有上百种语言,朱酒酒放弃了语言交流, 指着他们的棉布问棉花。

她还特地比划了一下软绵绵白花花的棉花, 但印第安人没看懂。

郑和忍了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