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40节(2 / 2)

加入书签

的橡胶无论是质量还是品质都比不上天然橡胶,几大参战国不得不想尽办法寻找天然橡胶的来源。[1]

当时正和我国激烈交战的日本也是因为橡胶等战略物资最终选择偷袭美国珍珠港,然后结果我们都知道了。

总而言之,橡胶自从工业发展起来后地位逐年上升,最后甚至发展成战略物资,因为它真的太有用了。就算是回到还处在农业社会的古代,橡胶也是个大宝贝。

所以书里朱酒酒看到橡胶树后才会这么激动。】

大秦

秦始皇瞪大眼睛,多少?已知一吨等于1000千克,一千克等于两斤,一斤等于大秦的两斤。万吨就是……

也就是说一年的产量才够制一万多艘军舰?

这特太少了。

公元前120年,汉武帝时期

刘彻笑容僵在脸上,1904年才开始引种?

按照后世的算法,他这是公元前120年啊!2124年后才引种,呵,如果出海找不到橡胶树,那不就没他什么事了吗?

唐太宗时期

李世民失望道:“原产地还是在美洲啊?”大唐没有。

而且还要很多年后才会引种。

“一粒种子一两金子!”后世那离谱的物价金子可不便宜,一粒种子一两金子,看来橡胶在后世真的不是一般的有用。

李世民感叹道:“美洲可真是块宝地啊,竟然有这么多好东西。”

他没有眼红,真的没有。

就是想把美洲纳入大唐疆域而已。

永乐时期

朱棣抬笔在纸上唰唰写了两个字。

郑和都不用看就知道朱棣写的是橡胶,那张纸就是去美洲必找的清单列表。

郑和有些无语,陛下就没有想过他并不认识吗?别说橡胶了,就连土豆红薯这些东西,他也不认识啊!

再说了,这些东西在后世是这个名,现在未必是这个名啊!!

更何况天幕也说了那美洲原住民语言十分复杂,无法交流。所以他是要在有四五个大明那么大的美洲上大海捞针?

一想到这种情况,郑和就眼前一黑。

然而更让他惊掉眼球的还在后面:

【美洲是一块宝地,朱酒酒是这也想要,那也想要。

郑和因为看到美洲有太多大明没有的东西,遂同意了在陆地上扎营,好好了解美洲的情况,绘绘地理志什么的。】

秦始皇:朕也。

刘彻:朕也要。

李世民:朕也想要。

朱元璋:俺也一样。

朱棣:快了快了,等郑和出海,朕也能全都要。

【因为有淘宝,朱酒酒通过定位知道了他们所在的地方是位于南美洲的厄瓜多尔。正好是金鸡纳树的原产地!

于是郑和绘制海图的时候,朱酒酒打着看风景的旗号到处在找金鸡纳树。

皇天不负苦心人,还真被她找到了。

而且这段时间她在当地印第安人的心目中已经是神一样的存在了。

起因是找树的时候遇到了一个病人,他正在被烟熏。

别误会,不是烟熏人肉。

印第安人的生活方式还是最远古部落群居,有文明的地方也只是达到奴隶社会的程度,连封建社会都没达到。

所以他们的生活方式非常落后,对待病人,他们会采来草药将其点燃,对病人进行烟熏,或者煮汤为病人沐浴。

朱酒酒看见这种情况就拖来宝船上的大夫给他医治,不是什么大病,在大夫的治疗下,那个人很快就好了。

然后朱酒酒这行人就被当地的印第安人视为天神。

他们主动学习大明的文字,他们对大明的瓷器、茶叶、丝绸、刀剑、厨艺、医术等都充满了好奇。

在厄瓜多尔待了个月后,向当地人了解各种农作物的种植方法后,郑和决定要返航。

见识到玉米土豆红薯的惊人产量后,他已经觉得这一趟不虚此行,更别说还有花生、辣椒、番茄等物。

这一趟算是满载而归,郑和甚至觉得这些东西比船上的黄金都贵重。

他迫不及待想将这些东西带回大明。

但让他万万没想到的是,朱酒酒竟然不愿意走。

郑和难以置信道:公主你知道你在说什么吗?

朱酒酒:你也没有听错,我要留下来!我不仅要留下来,还要在这建立一个国,而我就是国王。

郑和错愕地望着她,许久都没说话。

还是朱酒酒看不下去,说:这里以后就是大明的藩属国,最迟年这里就会大变样,成为一个有城池有城市的地方。

到时候我会带着数不清的礼物回大明,朝拜我父皇。

郑和:……公主,这并非儿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