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66节(2 / 2)

加入书签

在上面写写画画。

李世民见状点了点头。

【包拯铁面无私,秉公处理,从不屈打成招,更不会牵连无辜,闻言思虑了一阵便同意了。

就在包拯带着查到的证据进宫时,有一个蒙面黑衣人想要行刺包拯。

被展昭拿下后发现此人手臂上有抓伤,胸口有猛虎刺青。

包拯忙吩咐张龙赵虎等人比对刺青师和刺客手臂上的伤。

最终发现刺客手臂上的抓痕果然是刺青师抓的。

包拯:得来全不费功夫。

升堂!

在包拯的审问下,刺客招了,刺客说他和死者都是西夏士兵,两人的家人都是死于战乱,是狄青带人破城杀了他们的家人,他们伪造信就是想找狄青报仇。

他们本来想找庞太师帮忙,可是却连庞太师的面都没见到。

后来两人没办法,只好想了这个办法,死者跟踪狄青,出现在狄青出现的场合,给人营造一种和狄青见面的错觉。

然后再由他杀了死者,抛尸开封城中人流最大的湖。

一切本来天衣无缝,可是却被包拯发现了刺青师,刺青师见过他和死者,他不得已只能杀了刺青师。

包拯听了都无语,漏洞重重,一看就是编的。

但刺客坚决不改口,就咬定了这份供词。

包拯今日大张旗鼓要进宫,进到一半人不见了,皇上派人来宣包拯入宫。

包拯只好带着所有的人证、物证进宫。

刺客在金銮殿上依旧是这套说法,他狠狠骂了一通仁宗和狄青,然后咬破藏在牙齿里的毒药,服毒自尽。

包拯想阻止,但已经晚了。

这个人分明就是幕后之人推出的替死鬼。

可是满朝文武都相信了这番措辞,不想包拯继续查下去,纷纷上奏让仁宗释放狄青,了结此案。

狄青出狱后,非常感谢包拯。

特地备了礼物前去拜访包拯,但是包拯并不开心,这个案子根本没有破,幕后主使者至今未曾出现。

他气得直拍桌。

还是赵凌舒提醒他:包大人莫非忘了还有另一桩案子等着你为民请命?

包拯:岂敢忘记,本府已经派出王朝马汉前去陈州捉拿庞昱。

狄青来的时候,正好听到这句话:庞昱?庞太师的独子,他犯了什么罪,包大人要千里迢迢把他捉回来?

二人寒暄一阵,狄青拿出谢礼道谢,包拯推辞:将军得以洗刷冤屈,全赖公主,要谢应该谢公主才是,本府只是做了分内之事。

狄青愣了一下,公主?哪个公主?

狄青年少充军,十几年来一直在边境,直到上个月才被召回京,对于京中有几位公主他是一概不知。

他顺着包拯的话转头,只见一位穿着华服的姑娘正歪着头打量他,狄青连忙低头:臣狄青见过公主。

赵凌舒:将军不必多礼。久闻将军大名,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狄青:……不敢。

赵凌舒目光灼灼,内心:这就是狄青啊!

谁小时候还没看过那部《大英雄狄青》的动画片呢,没想到有一天能见到真人。

激动jpg。

虽然“黄沙漫漫,黑雾浓浓”比不上哪吒的“是他是他是他”洗脑,但也是童年经典回忆。

而且!狄青好帅!

怪不得要戴面具,这要是没有刺青,那不就跟兰陵王一样嘛!

赵凌舒看的时间有点久,包拯都看不下去了,一阵咳嗽:咳咳咳。

赵凌舒回过神,转头:包大人你不舒服?

包拯:……

赵凌舒移看视线后,狄青松了口气,说:之前不知公主为臣奔波,没有备下谢礼,稍后再补上,还望公主见谅。

赵凌舒连连摆手:没事没事,谢礼什么的不重要,将军没事就好。

展昭内心无语道:……不重要你之前还讨谢礼?

包拯闻言心中一动,仔细打量了一番狄青的相貌,心中暗道:果然!

随后目光在三人身上来回转动,一副看热闹的神情。】

宋仁宗时期

狄青眉心突突直跳,身形一僵,该不会是他想的那样吧?

察觉到众人投过来的视线,狄青更是如芒在背。

为什么继锒铛入狱之后,他还有这样的剧情啊!!!

赵祯完全没注意到底下臣子们吃瓜看热闹的心,他满脑子都是:??还能再离谱一点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