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10节(2 / 3)

加入书签

私心里,房玄龄是想让天幕把剩下的将相也说了的。

作为被天幕提到过的房谋杜断,房玄龄对下册还是抱有希望的。

尉迟敬德就直接多了,“这才说了帝王,肯定还会说将相吧,刚才天幕都说将军篇肯定有岳飞,那就表示会说的吧?”

他也想知道自己有没有被写进去啊。

李世民:“……”朕的心好痛,赠品得和上次一样丰厚才能抚慰朕受伤的心。

【李世民看着大变样的长安心里颇为难受,决定化悲愤为动力,早点击退金军,收复失地,搬去洛阳。

可惜岳飞和韩世忠都拦着他:官家不可,怎能让官家冒险,披甲上阵的事自然是交给属下。

僵持之下,李世民自然没能上战场,不仅如此,两人还不放心特地找人盯着他。

李世民:……

好熟悉的画面,当年他当了皇帝后也被拴在皇宫里,辅机、克明他们也这么盯着他,不让他乱跑。

难道无论重来多少次,他都只能当坐镇后方的皇帝吗?他也想上战场啊,怎么就没有需要御驾亲征的任务给他做呢。

手下的武将太能打也是一种甜蜜的负担。】

唐太宗时期

长孙无忌/杜如晦:虽然说的是真的,但是听着总觉得怪怪的。

武将们:“……”这话难道不是应该他们来说吗?顶头上司太能打也是一种甜蜜的负担。

呸,哪里甜蜜了,分明是痛苦。

说好的让他们去打,结果仗着自己是老大,自己去打了。

别人抢机会还能打回去,老大抢机会,不服只能憋着。

公元前120年,汉武帝时期

刘彻满脸问号,眉头紧蹙:“他是在炫耀吧?”不想要能打的属下,给他啊!

此时的刘彻不知道有“凡尔赛”这个词,不然他一定会把这三个字甩到李世民脸上。

大臣:“……”有没有可能是陛下你想多了?

大宋的皇帝们:¥(脏话),就你能耐是不是?好好的当皇帝不好吗?干嘛要自己要罪受?

被迫御驾亲征的赵真宗:“……”知不知道御驾亲征很危险啊??

【另一边,刘彻从来没有打过这么富裕的仗,倒不是说钱财,是武将,连胜的消息传来后,他觉得让高仙芝、郭子仪这些武将扎堆一起上简直浪费。

对刘彻来说,在粮草、兵马管够的情况下,把能统帅三军的将领放在一处就是浪费。

大汉最缺的就是这种统帅三军的将才,在他打匈奴前,大汉基本没有进行过大规模的作战,到他打匈奴了才发现,大汉在这方面短缺的很,幸好卫青天生帅才,不然当年的汉匈之战打成什么样还不好说。

可惜到了后面能指挥大规模作战的也还是只有仲卿一人。

因此刘彻对帅才众多的大唐十分艳羡。】

一百五十六 胜负欲

【大唐除了高仙芝、封常清、郭子仪这些出名的大将, 还有李光弼、张巡、仆固怀恩、李晟、马璘、马燧……

连中风的哥舒翰都还能前赴潼关拒敌,如此优势下,居然还能落得个天子出逃, 花了八年才平定安史之乱的结局。

刘彻都无语了,这李隆基到底是有多废,才能把一手好牌打得稀巴烂。

高仙芝、封常清守潼关守得好好的,李隆基却听信监军官宦边令诚的谗言杀了高仙芝和封常清。

这就罢了,接替高仙芝、封常清前往潼关的哥舒翰也是被奸臣的谗言害死的。就因为杨国忠进谗言, 李隆基就命令带病奔赴潼关指挥的哥舒翰出关应战。

一个使者接着一个, 哪怕哥舒翰不想出兵, 最后还是被逼得没有办法大哭着率兵出潼关,最后兵败被俘。

接二连三换掉前线的主帅,且主帅还是因猜忌而亡, 这谁还肯为大唐卖命?

李隆基脑子是不是有病?不懂军事就别瞎指挥, 这么爱指挥怎么只会躲在后方, 有本事自己御驾亲征啊。

明明胆小怕死还猜忌多疑, 又菜又爱玩。

可惜了死在安史之乱中将士们,未立寸功,却因君王昏庸无道而死。

这些将士给他,别说安史之乱,就算是突厥、回纥、吐蕃也能打回来。】

公元前120年,汉武帝时期

现实中的刘彻也无语了,“大唐到底有多少武将?”居然被李隆基这么造还能平定安史之乱。

“哥舒翰和仆固怀恩听着不像是汉人名字, 是异族?”

汲黯:“之前那本唐小说里有写过, 李世民在位时四夷臣服,万邦归心,突厥王子、可汗都自请殉葬。武后时, 四夷更是聚钱铸天枢,如此看来,唐朝重用异族将领也不足为怪。”

刘彻不屑道:“有什么用,最后大唐还不是亡国了,还是被——”好吧,是自己把自己坑死的。

若是他用大唐的方法将匈奴的地盘彻底并入大汉,百年后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