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22节(2 / 2)

加入书签

但是还是好气哦!后世的人有那么多兵书可以看,有那么多前车之鉴可以学习。

不像他们,如果没有天幕,他们现在还是用竹简,舆图都是草草一画,没有指南针,没有……

这没有那没有的,拿他们和后世什么都有的将军比合适吗?

可恶!过分!

众人不敢埋怨刘彻,于是目光落到卫青身上,心道:“大将军,你看看陛下,多过分啊,快劝劝,这也想要,那也想要,太贪心了。”

唐太宗时期

尉迟敬德突然大声道:“陛下,我也想写兵书。”

还没等李世民开口,程知节就笑道:“你?尉迟老黑?撰写兵书?哈哈哈……”

“你字都认不全,还写兵书?快别逗了。”

尉迟敬德上去就是一拳,“我就不能口述,找人给我润笔?好歹我也打过不少仗,把打仗的心得写下来留给后人参考不行吗?”

看看后世连练兵选兵都能写,他怎么就不能写?

李世民强忍笑意,“敬德难得有此心,义贞就不要笑话他了。以朕看,诸位不如合编一本百家兵书,传给后人。”

……

【说完战绩,我们说说戚继光再就业的原因。

戚继光十七岁就继承祖上的职位,十九岁开始抗倭之路,一直到二十六岁他才升官,此后平步青云,一直做到左都督,左都督是大明武官最高的衔级,正一品。

直到万历十年,他的靠山张居正去世,戚继光顺风顺水的好日子才结束,这一年他五十五岁。

戚继光能成为一代战神除了时代机遇、个人努力以及过人的军事才能之外,最关键的原因还是深受当朝首辅张居正的器重提拔。

戚继光担任蓟州总兵时,张居正就十分欣赏戚继光的军事才能和担当精神,提拔他当了都指挥佥事,管理登州、文登、即墨三营二十五个卫所,防御山东沿海的倭寇。

不仅如此,张居正力排众议,将那些与戚继光作对的当地文官迁调出蓟州,使戚继光免受各种掣肘,可以放开手脚大干,一展宏图。

他还向戚继光的军队提供优厚的财政补给,使其拥有购买军马、制造火器与战车的雄厚财力。

正是因为张居正处处维护戚继光,戚继光的军事才能才得以充分发挥。

戚继光无疑是张居正一手扶持的,是张居正的人。

所以张居正病逝倒台被清算的时候,戚继光也遭到了弹劾,被罢免。

戚继光回到登州,后来调为广东总兵,官阶依旧,但失去了拱卫京师的重要地位。

三年后,他再次被弹劾,被明神宗彻底免职。

戚继光罢官居家后,很少有朋友和他来往,晚年一贫如洗,甚至掏不起医药费。

在抑郁情绪的折磨打击下,加上家庭生活中夫妻反目等变故,戚继光变得苍老憔悴,很快衰弱下去。不久后病逝。

一代名将,民族英雄就此陨落。

听到这里,大家有没有猜到戚继光再就业的原因呢?

对,没错,他想善始善终。

戚继光这辈子太顺了,晚年的生活对他来说就像噩梦一样,以致于死后执念过深。

其实戚继光这个要求也不难满足,戚继光可比前面说的那几位要知情识趣的多,他不仅会抱大腿,还抱对了,就是大腿没得比他快,假如张居正多活几年,死在戚继光后面,那戚继光绝对可以善始善终。】

前面几个

辛弃疾:“抱大腿?”

韩信扭头看了看秦始皇,大腿?又看了看扶苏,小腿?

白起:“……”沉默,沉默,沉默是今晚的上党。

洪武时期

朱元璋怒不可遏,指着天幕道:“朱棣,这就是天幕之前说的内阁权势比丞相还大?不抱皇帝大腿,抱首辅大腿?”

朱棣本能地后退,“父皇,我只是设立了内阁,没给他们那么大的权力,就像您设立锦衣卫,一开始也没想到它能权势滔天啊。”

朱元璋气得脸红脖子粗,“……”

万历时期

朱翊钧:“……”他最担心的还是来了,天幕果然提到了张居正。

而且还让张居正知道他死后被清算党羽。

除了这个,他应该没干什么吧?

朱翊钧眼神闪烁,心里有种不祥的预感。

蓟镇

戚继光震惊地望着天幕,一颗心忽上忽下,复杂至极。

他果然没有善终,而没有善终的原因是张居正倒台,他被清算。

人生真是起起落落,半点不由人。

一百六十三 刘彻:什么都想要……

戚继光并没有消沉多久, 他很快便反应过来了,既然是因为张阁老病逝才导致的他被清算,那张阁老多活几年不就好了吗?

多给张阁老送些延年益寿的补药, 劝他注意身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