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武道天下 第741节(2 / 3)

加入书签

些!

这是相对而言,倒不是说荀彧细节方面就不行,只是没大局观突出而已!

简单点说,荀彧是大局掌控型千古妖孽。

“表面上,长社战局中,黄巾军占据绝对优势。实则不然……”

“如今的长社黄巾军,可谓四面楚歌。西是固若金汤的天朝中枢,南是扼守颍川的我军,东是征伐太平教总坛的北中郎将卢植,北是野心澎湃,心思难明且实力极强的魏帝亲率大魏精兵。”

“仔细揣摩,如今的长社黄巾军,类似外强中干的纸老虎,看似势大,实则不然,精锐不多;反之,长社汉军,看似势微,却是猛将如云,名士众多,精英济济……”

“长社黄巾军,也就天王张曼成,地王波才,人王赵弘、孙夏等四位,却偏向江湖草莽,和朱儁、皇甫嵩等两大身经百战的老将、名将没法比,何况汉军还有王允、尚爽、孔融、张超、徐璆、秦颉等众多名士、名将,双方根本不在一个层次上……”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啊!”

“属下有七八成把握,长社战局,黄巾军必败!”

“如此,问题就来了……若是黄巾军战败,代表着黄巾军在中州的势力崩溃,只能放弃离开,会往哪突破呢?”

第1007章 荀彧献计

荀彧颇为自信,滔滔不绝地分析解说着,武信心思剧转跟着迅速消化、揣摩着。

直到荀彧停下,看着武信,武信凝眉问道:“你的意思是……黄巾军残军会从颍川突围?”

别看如今飞蝉军实力狂飙,拥兵二十五万,更有黄忠、许褚如此绝世猛将和大能者坐镇,另有黄月英、黄舞蝶、貂蝉等诸多天骄,还拥有颍川府城如此重城。

但是,相对于长社战局,还是远远不足,不管是数量,还是质量,都难以比拟。

“不只是会从颍川突围,而是很大可能……残军主力会选择从颍川突围!”

荀彧郑重纠正道,又迅速解释道:“因为长社战局只有三条通道,往西入天都肯定行不通,只能选择陈留府或颍川府两处为突破口。陈留府外有大魏精兵和伐北大军,就算黄巾军残部能突围出陈留府,那也是自投罗网,非智者所为。就只剩颍川这唯一选择了,除非太平三公能及时击溃卢植大军,策应长社太平军!”

“此理甚是,那文若的意思是?”武信点了点头问道。

这就是顶级谋士和普通谋士的区别,简单点说,就是目光长短的问题。

就像是下象棋,普通人是只能想一两步棋,甚至乱下。真正的高手,却能想到十几二十步之后,甚至走几步就能看到棋局结果。

一次争霸,一场战争,未尝不是一盘棋局呢?

“第一,尽快放弃颍川府城,找理由离开,就是参与长社战局,也比镇守此处保险得多。”

荀彧早有腹稿,毫不犹豫应道。顿了下,看武信不置可否,知道武信对这提议并无多大兴趣,又迅速接道:

“第二,尽早、尽快做好守城准备,准备承受黄巾军残军的冲击,甚至是夺城。”

“若是黄巾军残军绕开府城呢?”武信面无异色地平静问道。

府城自然没那么容易被攻陷,人王彭脱就是出城作战,才会阴沟里翻船,被当成箭神黄忠和飞蝉军的踏脚石!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武信可不想再犯这错误,步入彭脱后尘!

荀彧摇头提醒道:“若是黄巾军残军绕开府城,府主大人就多多少少有点责任了,不说放过残军的嫌疑和责罚,至少怯战这条罪是跑不了了!若是如此,完全是有过无功,我军又何必执着不去呢?”

顿了下,郑重向武信提醒道:“两个选择,第一个选择看似不战而逃,有损声威形象,反而是最稳的选择,就算无功,也能保持实力和已有功勋、地位等!”

武信浓眉大皱沉思片刻,忽然绽颜一笑问道:“富贵险中求!文若特意前来,应该不只是想说这些吧?”

荀彧能提早想到这些,未雨绸缪,确实不凡,是个合格的军师。

但是,仅仅这些,明显不够,和武信预期中的“王佐之才”不符!

“看来公子是钟意且选择第二条了……”

荀彧脸露苦笑,却毫无意外说道,又迅速主动接道:“既然如此,那我方只能两手准备了。”

武信浓眉一挑,饶有兴趣且颇为期待看着荀彧……

“首先,誓死守城,尽快尽力准备,比如灵石、设施、军队等等,并号召城内和府内各个势力协助,聚沙成塔,共抗贼军。”

荀彧自觉侃侃而谈,看武信微微点头,却也没多大惊喜。荀彧又接道:

“其次,留条后路,由府主大人或公子,亲率飞蝉军精锐,北上支援长社战局。如此一来,就算颍川府城失守或敌军残军逃离,也不至于有过无功,被朝廷问罪。”

“哦?这倒不错!”

武信眼神一亮应道,说白了,就是做好将功补过的准备,万一运气好挡住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