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百零七章 大明灭亡:小冰河期(3 / 4)

加入书签

些遥远,但却切实存在。

须知道,汉人被蒙古人建立的元朝统治了上百年,直到今日,一直对蒙古铁骑心有余悸。而且,北元现在虽然分裂,但蒙古各部依然统治着庞大的草原,曾经体验过中原是何等繁华的北元二代贵族们,还对富庶的中原垂涎欲滴,对自己只能在草原上喝西北风的处境愤恨不已。

现在,朱高炽当然要解决眼前姜星火提出的问题。

一般而言,如果冬季寒潮爆发后,粮价必然狂飙。

到了那个时候,恐怕就算国库充裕,也很难保证国家不受影响吧?

谁知道姜星火说的这个小冰河期什么时候来,又持续几年呢?万一持续小十年可怎么办?

“那么,殿下觉得该如何是好?”夏原吉询问道。

“只能等姜先生的说法了。”朱高炽无奈道,“看看这小冰河期到底是因为什么原因产生的,未来会什么时候来,来了会持续几年。”

张宇初心里暗想:要是姜星火说的都是真的,现在唯一的办法,恐怕就是祈求上苍保佑大明吧。

“所以小冰河期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呢?”朱高煦挠了挠自己的大胡子,疑惑地问道。

“较为合理的推测,是世界的洋流和潮汐变化导致的。”

姜星火解释道:“这涉及到了地理的知识,上次给你们说日本所谓的神风,便是同样包含在这门学科里的内容同样,大洋的流向也会传递热,也会导致天空中的温度变化,海陆空的温度扰动其实是一体受影响的。”

姜星火略微停顿了片刻,尽量用他们能够理解的话语来解释热量的流动。

“就是说,在某些时间段由于大洋和潮汐的关系,潮汐让大洋内部寒冷的海水浮了上来,天空吸收了大洋海水的冷气,也变得寒冷起来。”

姜星火看向两人,准备如果两人不明白的话,再举例子解释一下。

没想到两个学生也没有那么笨。

“你听明白了吗?”李景隆问朱高煦。

朱高煦点点头,说道:“大略能明白意思,俺虽然没下过海,不晓得海洋的温度是怎么变得,但道理大概是相通的吧。”

朱高煦举了一个他在行军打仗时最常遇到的例子:“在谷底或山脚宿营的时候,白天贼热,晚上贼冷;在山脊或者山顶宿营的时候,白天不太热,晚上也没那么冷所以说,风既然能带走热,高度不同冷热变化也不同,那放到海里来看,也是一样的道理吧。”

李景隆若有所悟地顺着继续推论道:“既然风可以,那么水应该也能带走热,海洋里不同深浅位置的海水,冷热肯定也是不同的,如果潮汐导致海底下的冰水都涌上来了,那把天空给冻着,就会往陆地上降霜下雪。”

“而且我去西湖游船时,也能明显地感觉到,湖面的水冷,而如果从湖底钓鱼上来,湖底带出来的水更冷,道理应该是不差的。”

两人纷纷点头,他们自觉推论应该是没什么问题的。

朱高煦说道:“这么说来,姜先生说的是极有道理的,只是潮汐为什么变化,却不甚清楚。”

这便是问题的根源了,为什么以前没事,到了小冰河期就有事,那便是因为潮汐导致了洋流的变化,继而导致了海洋吸收热量释放冷气,导致天空变冷。

李景隆想了想,复又补充道:“潮汐的变化,在史书和星象、历法上,都是有体现的,过去的上千年里,确实有几次大的潮汐变化阶段。”

姜星火有些欣慰。

这种欣慰,就像是你终于看着孩子长大了、懂事了,在某一瞬间会独立思考了一样。

不愧是我教出来的学生啊!

现在不用讲,都会根据日常生活经验来推导原理,甚至还会举一反三联想了。

实际上,小冰河期的产生原因一直有争议,但是在他穿越前,最靠谱的说法就是潮汐和洋流导致的大气温度周期性脉动变化。

至于潮汐是如何产生变化的,自然是跟月球和地球之间的宇宙引力有关,而这种宇宙引力,会因为地球、月球和太阳排列的不断变化而改变,也会受到太阳射线的外部影响。

姜星火穿越前,科学家们就已经通过数学模型计算出了历史潮汐强度,而每次的峰值,都与小冰河期的极寒时期吻合度较高,初步说明了两者极有可能存在着必然的变化联系。

当然了,这种未解之谜,姜星火也不敢百分百保证这个解释就一定是对的。

但无论如何,大明的灭亡原因有小冰河期,却是绝对没有任何疑问的。

“这种潮汐变化阶段,一般会持续多少年呢?”朱高煦好奇问道。

“一般,几百年吧。”

姜星火漫不经心地随口答道,这对于他来说,都是基础常识。

等等。

是不是有什么地方不太对劲?

李景隆忽然睁大了眼睛,看向了姜星火。

姜星火看着他的眼神,点了点头。

“姜姜郎,你是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